很多老人家不愛喝水的原因,大部分都是以下幾種原因: 一、 身體的調節能力下降 ,口渴的感覺比較遲鈍,不容易感到口渴,所以根本沒有想到要去喝水。 二、因為 擔心頻尿問題 ,避免喝太多水,省得一直跑廁所。 三、因為 吞嚥功能不佳 ,喝水容易嗆到,索性避免喝水。 但是如果飲水量不足,很容易導致慢性脫水,那老人家一天的水量應該是多少才足夠呢?針對『健康的』老人家,一般建議一天的飲水量是: 體重(每公斤)×30毫升 ,舉例來說,一位60公斤的老人家,每天建議的飲水量是1,800毫升(包含來自食物裡的水份)。 如果怕老人家忘記喝水,可以準備一個水壺,放在明顯可見的地方,提醒老人家,不管自己是否感到口渴,每隔一段時間就該去喝一點。 在晚上就可以少喝一點,避免因為頻尿打斷睡眠而影響睡品質。 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:上述「體重(每公斤)×30毫升」的飲水量建議,是針對「 健康的 」老人;倘若老人家 心臟和腎臟不好,飲水量反而應該要適度控制 。 心臟病患者若喝太多水,體液增加太多,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,可能會因此而心悸、呼吸困難,嚴重者會心臟衰竭。 而腎臟病患者則因為腎臟無法正常排出水分,如果不節制喝水,會引起水腫等問題。 有這些毛病的老人家,就不能喝太多水。 摘自: 《顧爸媽,這樣做最安心》 作者:詹鼎正,李翠卿‧出版社:天下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