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熟年台灣》第57集 肌少預防系列-在家養肌(二)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曾經擔任恆春基督教醫院首任院長,芬蘭籍的醫師黃思德,今年已經高齡80多歲,但他維持良好體能,還能在芬蘭獨自駕車三千公里,全靠他發明預防失能的簡易運動,而且在家就可以輕鬆每天做運動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
為什麼老年人會走路不穩常常跌倒? 老年人常莫名其妙的跌倒,有時候是絆到東西、因為頭暈、有時候是軟腳,但更多時候是自己都搞不清楚為什麼會莫名其妙就發生跌倒。 造成走路不穩的原因很多,簡單可以分成3大部分:肌肉關節、神經系統、心理因素。 穩定的骨骼關節與足夠的肌力 走路最重要的是 整體骨骼關節與肌肉的協調性,老人跌倒最常見的是這個系統出了問 題。 肌肉的力氣不足,走路耐力下降,步伐縮短、腳抬不高 ,這種走路姿勢讓老人家走路變得很費力,所以行動的距離縮短,限縮了活動的範圍;如果家中沒有電梯,當老人家嚴重到無法上下樓梯,就只好被迫整天待在家裡,活動量大幅減少。 如果有脊椎與下肢疼痛的老人,常出現 走路步伐變小,姿勢僵硬且前傾,走路速度緩慢 。這種姿勢會讓老人家走路很不穩,只要地面稍有顛簸就容易跌倒,一定要治療疼痛並讓復健師調整步伐,以避免跌倒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。 對於步履不穩的老人家,如果 評估確定是肌肉關節的問題,就需要在治療師與醫師的協助底下,訓練肌力、耐力與平衡感 ,在家中也要持續保持活動,家人若能給予滿滿的支持與鼓勵,老人家就會有持續維持運動的動力。 週邊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全 如果骨關節是個架子,神經系統就是負責連結肌肉與控制的中樞。單單有好的骨架,仍無法做很好的協調,需要有週邊神經的回饋、腦部適當的計算,才有可能得出最好的控制模式。 廣義的周邊神經訊號回饋,訊號來源包含了 平衡神經、感覺神經、眼睛 等,腦部運用這些資訊,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分析與評估,立即送出訊息給身上的每塊肌肉,讓他們能夠維持全身平衡。從這樣的機轉可以知道,如果有 周邊神經病變,例如糖尿病的足部神經病變;眼睛的老年黃斑部病變、青光眼或白內障等視力退化;腦中風、腦炎、腦出血、失智症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,這個精密的計算就會出現問題,手腳因為不協調而跌倒。 因此老年人應該要盡量避免導致週邊神經、中樞神經與視力惡化的因子, 妥善控制各種相關的慢性疾病,例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視網膜損傷等等,如果已經損傷而且無法恢復,就需要藉助適當的輔具比如拐杖、助行器、步行車等,來協助活動。盡可能維持日常生活的獨立對老人的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幫助。 選用適當輔具,安排積極的復健治療 跌倒過的老年人,即使沒有受傷,仍會在心中留下陰影 ,因為「搞不清楚怎麼會摔跤?」害怕下次又會不預期的突然跌倒,這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,為了避免跌倒,老人家走路越來越小心翼翼,步 閱讀完整內容
如果沒有感冒,卻覺得喉嚨常常會積痰,小心!有可能是吞嚥力衰退的徵兆!! 小心!!當覺得喉嚨常常有積痰、或音質有變化,這些都有可能是吞嚥力衰退的徵兆。 吞嚥力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慢慢的衰退,必須先掌握吞嚥力的程度,才能進行適當的吞嚥訓練,要如何才能判斷我們的吞嚥力目前處於哪一個程度? 一般可以透過自我檢查確認自己的吞嚥力。自我檢查分為兩種,一種是症狀檢查;另一種則是客觀的肌力與感覺檢查。 在「吞嚥力」一書中,有一份自我檢查表,在此分享給大家 (察覺吞嚥力衰退的十大症狀檢查表下載) 檢查表中各種症狀與吞嚥力衰退的關聯,在以下一一說明: 一、 喉嚨經常積痰 明明沒有感冒,喉嚨裡卻一直有痰,建議要到耳鼻喉科內視鏡檢查,因為有可能積的不是痰而是唾液(口水),因為我們都有過感冒時喉嚨積痰的經驗,但卻沒有唾液一直積在喉嚨裡的經驗,所以就算是唾液積在喉嚨時,也以為是積痰。 閱讀完整內容
老人家不愛喝水怎麼辦? 很多老人家不愛喝水的原因,大部分都是以下幾種原因: 一、 身體的調節能力下降 ,口渴的感覺比較遲鈍,不容易感到口渴,所以根本沒有想到要去喝水。 二、因為 擔心頻尿問題 ,避免喝太多水,省得一直跑廁所。 三、因為 吞嚥功能不佳 ,喝水容易嗆到,索性避免喝水。 但是如果飲水量不足,很容易導致慢性脫水,那老人家一天的水量應該是多少才足夠呢?針對『健康的』老人家,一般建議一天的飲水量是: 體重(每公斤)×30毫升 ,舉例來說,一位60公斤的老人家,每天建議的飲水量是1,800毫升(包含來自食物裡的水份)。 如果怕老人家忘記喝水,可以準備一個水壺,放在明顯可見的地方,提醒老人家,不管自己是否感到口渴,每隔一段時間就該去喝一點。 在晚上就可以少喝一點,避免因為頻尿打斷睡眠而影響睡品質。 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:上述「體重(每公斤)×30毫升」的飲水量建議,是針對「 健康的 」老人;倘若老人家 心臟和腎臟不好,飲水量反而應該要適度控制 。 心臟病患者若喝太多水,體液增加太多,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,可能會因此而心悸、呼吸困難,嚴重者會心臟衰竭。 而腎臟病患者則因為腎臟無法正常排出水分,如果不節制喝水,會引起水腫等問題。 有這些毛病的老人家,就不能喝太多水。 摘自: 《顧爸媽,這樣做最安心》 作者:詹鼎正,李翠卿‧出版社:天下文化 閱讀完整內容